2025年5月27日 星期二

走入作品中的受難少女

       「Damsel in Distress」源自於一個講述騎士精神的故事,意在喚起騎士們解救女性於危機之中,畢竟在黑暗時代的環境對年輕女性來說是相當不利的。於是故事裡總是會有一個邪惡的魔法師,一隻噴火的惡龍,又或者是躲在暗處的邪惡士兵,想要陷少女於不義,而身為一名騎士,當然有義務要解救少女於困境之中。
        後來小說家發現這樣的橋段非常引人入勝,Damsel於是從充滿吸血鬼和科學怪人的哥德小說裡走入了大眾流行文化,處處可見「受難少女」的身影—無論是「金剛」裡被抓到摩天大樓的女主角,「頂尖對決」裡被關入水箱表演逃脫魔術的女助手,或是「超級瑪莉」裡被庫柏擄走的桃子公主,以及「名偵探柯南」裡被歹徒綑綁封嘴的毛利蘭—「受難少女」在一般電影、戲劇、卡通中反覆出現的同時,英雄救美早已不再是重點,人們的目光甚至逐漸轉移到受難的情境上。
我從小就喜歡戲劇卡通作品裡的綁架畫面,第一次曉得有「Damsel in Distress」已經是2001年左右的事了,當時突然在「D’s club」網站以及它的Link列表中,發現「Damsel in Distress」的用法,其中還有一個網站乾脆把DID翻譯成日文,用「危机に陷った女たっち」作為網站名稱,網絡實名則以「jpdamsel」作為關鍵字。同一時期還有Gagpara、Mirage,隸孃寫真館、緊縛實驗室等受到DID同好歡迎的網站,則沒有和DID這個關鍵字連結在一起。這些網站的作品通常聚焦在畫面的營造上,更像是影視卡通裡的綁架橋段,搭配著例如偵探、學生、女警、女記者遭遇歹徒綁架的經典設定,衣著通常完好或頂多略微裸露,在情色或壓迫的情節上僅稍有著墨,或著略微帶過。
        Damsel in Distress正式被用來作為日本成人影片的片名,則是到了近期的CineMagic之作品,該網站的作品也多半是有繩縛或SM的內容,而DID也成為官網的的正式索引標籤,可以搜尋到相關的影片(即使片名不包含DID)。而在pixiv和DeviantArt這兩大創作網站上,以及號稱全球最豐富的各式性喜好作品網站clips4sale上,DID都是可以搜尋到豐富作品的標籤。BDSM作品中原本就有繩縛、拘束放置等畫面上和Damsel in Distress重合的元素,甚至很多作品就是以DID情境作為主軸,例如大洋圖書、亨利塚本、東園賢的作品,片名並沒有連接到DID這個關鍵字;又如隸孃寫真館、Gagpara這些廣受早期DID同好喜愛的「微情色」作品,也沒有與DID這個關鍵字連結在一起。
        再度回到大眾流行文化,2011年的電影”Damsel in Distress”,講述的是女大學生室友在感情與人際關係中的探索,而2024的電影”Damsel(少女鬥惡龍)”則包含DID故事的經典角色,落難少女、惡龍、王子,並以少女自救作為結局—她和惡龍聯手滅了王子全家族。可見在BDSM以外,DID仍是大眾流行文化描述會使用的關鍵字,但「困境」的範圍似乎更加寬廣了,可以是抽象的人際關係,也可以是古老故事的新結局—受困的女性不再等待外部救援,王子也可以是邪惡的推手,女性有從困境中自救的能力。
        那麼Damsel悄無聲息地走入了BDSM嗎?2002年我建立了奇摩家族「DID封聲縛體」,家族的成員多半不認為自己的喜好屬於BDSM,實踐時他們更聚焦在情境的營造上,甚至有「捆工」的自我描述,也不乏有彼此輪流捆綁對方的方式。在活動尚未盛行,但DID已在BDSM論壇上成為討論話題的那幾年,我曾分享了一些比較「純」的DID作品來解釋自己的喜好,得到的反應通常是:「為什麼綁的那麼假?」或者「綁起來之後怎麼就沒了?後面才是重點啊?」,讓我開始感覺到不同同好對於DID聚焦重點的差異。開始接觸到這些對DID感興趣的BDSMer,讓我大開眼界,和她們討論幻想以及實踐的推展過程,我的思考範圍也大為拓展,真實感的營造和項目的結合,成為了思索的重點,而我也發現自己相當樂在其中,逐漸從「如何營造美美的畫面」,變成「營造刺激的壓迫」。
        DID源自於一個情境,而情境是流動的,同樣的元素,未必能帶來同樣的感受。在上述的相關作品的介紹可知,片名有DID,也不見得有你想要的DID劇情;片名沒有DID,也未必就不會被你收錄在自己認為的DID精選中。關鍵取決於創作者和觀眾的認定,或者是是否知道有DID這樣的稱呼方式。
        無論是噴火龍的山洞,陰暗的廢棄倉庫,或滿是道具的調教房,Damsel在各種場合陷入了危機,也散發了各種吸引力:無論你想英雄救美還是落井下石,無論你目光聚焦在她被封住的嘴,受縛的勒痕,還是額頭滑落的汗珠,我都希望她保有各種未知的可能性。最後,願大家都找到自己喜歡的DID片片。

2024年9月17日 星期二

緣起

時間回到2000年。

剛考上大學的我,終於有了自己的桌上型電腦和網路,於是在開學前每天用著貴森森但又慢吞吞的撥接網路,上網玩ICQ跟奇摩聊天室(聊天軟體)。很快我發現了奇摩的「家族」功能(類似FB社團),很自然地搜尋到有關SM的家族,當時只有2個,而名稱都和「緊縛」有關。此後數年各種SM家族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在KKCity(BBS站)的天龍古堡和花魁異色館上也各自有了SM的專版,並且開始有BDSM及主奴等資訊和討論。

大約2002年起有幾日本網站開始使用D.I.D.這個字眼(我個人認為應該是D's club最早使用),而這幾個網站幾乎不離拉致監禁(綁架)、猿轡(Gag,封|堵嘴)、著衣緊縛等元素,產出影片、圖片、或電視電影動畫剪輯等,我認為這形塑了早期愛好者對於D.I.D.的想像和理解─有拘束的綁架情境。這些網站畢竟不是以色情元素為主題,通常沒有或者很隱諱地置入性的元素,於是也因此有些愛好者認為所謂D.I.D.應該跟性無關,甚至有了不能裸露的說法,當然就更不可能和BDSM的扯上關係了。

多年後BDSM的各場地和活動在圈內先進的努力下愈發興盛,而D.I.D.已然成為一個活動中會出現的主題,並有了「未知、無助、恐懼」三元素的描述方式。但隨著D.I.D.活動的興起,卻愈來愈多人發出了對於D.I.D.的困惑,究竟什麼是D.I.D.呢?我想這問題應該換個問法,畢竟Damsel in Distress,D.I.D.的定義在維基百科就有很詳細的描述,所以大家困惑的應該是做為一種喜好,D.I.D.在BDSM中應該如何呈現?

從2002年在奇摩開設「D.I.D.封聲縛體」家族以來,我也從學生慢慢步入中年,在實踐上的想法和做法早已和一開始不同,極少參加活動的我,也慢慢感受到D.I.D.在活動推廣下的演化,已經成為了和一開始完全不同的東西,但究竟是什麼我也說不太完整。對於一個模糊或正在演化的概念,我向來喜歡用更加廣泛的角度去探索,而不是設法去窄化它。在緣分的引導下2022年我上了podcast講D.I.D.(sub有一種sub味,S6E10:DiD的性感與骨感 feat. 立川),至此展開我的D.I.D.觀察者之路。

 

 

 

2021年9月10日 星期五

契機

 「妳是在甚麼樣的契機下接觸到SM呢?」

這是我很常問人,但自己卻無法清楚回答的問題。


人生最初的記憶幾乎都和母親有關,

母親牽著我的手過走路,剝橘子給我吃,

母親躺在醫院病床,等著妹妹出生。


然後,就是D.I.D.了。

卡通裡被壞人抓走反綁在椅子上的女主角,

總是緊緊吸引我的目光,占據我的記憶。


曾幾何時,身邊的跳繩,蚊帳,

也成了官兵抓強盜遊戲的道具。

青梅竹馬的鄰居,知情同意地成為被綁的一方,

她被蚊帳困住時情不自禁地掙動讓我記憶猶新。


多少個夜裡,沒開燈的客廳,

母親在旁不發一語,等著晚歸的父親回家後大吵一場。

很長的過去裡,母親充滿不確定的情緒和陰鬱,

總是令我感到不安,覺得自己該做點甚麼。

成年之後,我才知道,每個人都該為自己的情緒負責,

父母的事,只有父母自己能解決。


「眼睛蒙起來,就不用看到害羞的畫面了」

「嘴巴被膠帶封起來,就不用回話了」

「在鬆綁前,享受著只能承受的感覺就好」

我常這樣介紹著D.I.D.。


眼前的妳已確定落入我的掌握,不須再手足無措,

而我也會欣賞著,妳在眼罩和膠帶妝點下的神情,

緊緊扣握著被束縛的手腕,傳來了溫度和安定感。


也許就是這份確定感,讓我喜歡上D.I.D.的吧?

2017年5月26日 星期五

D.I.D.問答

有鑑於常常和同好談到D.I.D.的相關問題,想說藉此把常見的問題做個整理。

大約這十年來,D.I.D.漸漸成為一個BDSM討論中會出現的喜好,但是對於D.I.D.能夠有清楚論述的人卻不多。曾幾何時D.I.D.還被冠上了一些有趣的設定,常聽到包括一定要矇眼堵嘴,一定要衣著完好、一定要綁得像肉粽、一定不能有SEX的成分等等。我只能說D.I.D.這個字眼剛開始被使用的時候完全沒有這樣的設定,可能是某些人認為自己的喜好可以代表整個D.I.D.,或者是受到某些日本網站的影響XD,大家對D.I.D.的認知反而狹隘了起來。以下就我個人認知,把常見關於D.I.D.的問題稍做整理,歡迎來鞭XD:

1.到底什麼是D.I.D.啊?
答:D.I.D.是Damsel in Distress的縮寫,直譯是憂慮中的少女,是一種常見於圖畫、文學、電影等藝術作品的情境和橋段,例如神話故事中被怪物捉走禁錮,等待著英雄前來解救的少女;或者電影中遭到歹徒綁架挾持的少女等。也就是說D.I.D.是一種意象,而此意象因為很適合詮釋施行SM中的某些狀態,被引申為一種SM的喜好。

2.D.I.D.有特定的玩法嗎?
答:承上題所答,D.I.D.是一種意象,而沒有特定專指哪些玩法,所以依我所見,能夠塑造出壓迫情境的都能算是D.I.D.的玩法。你可以建議如何營造出D.I.D.的情境,但不能明白指陳哪種玩法屬於D.I.D.,而哪種不算D.I.D.。

3.玩D.I.D.一定要矇眼或堵嘴嗎?
答:承上兩題所答,D.I.D.既然只是一種情境,而沒有特定玩法,當然沒有一定要怎麼做才是屬於D.I.D.的玩法囉!(有興趣的人可以去GOOGLE一下Damsel in Distress的圖片,看看矇眼或堵嘴的比例高低。)

4.玩D.I.D.不能有性的成分,甚至要從頭到尾保持衣著完好狀態?
答:這就好像玩SM該不該包含性的成分一樣,堅持包含或者堅持不包含,都是屬於個人喜好下的選擇,只要雙方有共識就OK,用欺騙或者強迫等違反對方意願的性都是不OK的。就像SM一樣,每個愛好者有自己的個人堅持,但請別規定別人非得怎樣玩,不然就是假XX,那樣只會顯得腦袋很狹隘。

5.玩D.I.D.很容易變成純綑綁,綁起來之後就不知道要幹嘛了?
答:綁起來後不知道要幹嘛完全屬於個人問題,請不要牽拖到D.I.D.身上。D.I.D.的重點根本不在於綑綁,而是如何營造出帶有壓迫和焦慮的情境。如果綁起來之後就不知道要幹嘛,很顯然是因為你本來就只想綁起來,然後不想幹嘛,或不知道還可以幹嘛。

6.那D.I.D.到底要怎麼玩阿?
答:只要有安全和雙方共識作為前提,想怎麼就怎麼玩阿?SM中的綑綁、羞辱、控制,都是很好的元素,至於怎麼動手和營造就看S的手腕了啊?

7.玩D.I.D.要注意哪些事情?
答:首先最重要的當然是注意安全阿(廢話)。其實就和SM關係一樣,一定要以尊重為原則,知情同意為前提,並請多溝通以了解對方的想法,會讓你們的D.I.D.更好玩噢。

8.要如何營造D.I.D.需要的刺激和壓迫感呢?
答:所謂太熟不刺激,不熟太刺激,像這樣一段關係需要深度互信作為前提,但太過熟悉彼此卻又會造成不刺激的矛盾。要拿捏好信任和刺激間的平衡和尺度,才能營造出合適的壓迫感。

此篇會持續更新

2014年12月6日 星期六

無料誘拐的午後 (完)

雖然時間的流逝速度未曾因為人類而改變,
但人類卻習慣用自己的感覺去詮釋時間。
歡樂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相反地,
痛苦時則有所謂度日如年的感覺。

2014年11月26日 星期三

展覽品

週末去北美館逛了一個下午,

感覺到藝術性的展覽,與科學性的展覽,在呈現手法上是如此迥異。

2014年11月25日 星期二

就活面接質問 (三)

「請問,要從什麼道具開始介紹呢?」

全裸的我,站到了椅子邊,不知道該把眼神往哪擺,

2014年11月14日 星期五

就活面接質問 (二)

「全‧‧‧全部嗎?脫到全裸嗎?」

是的,我想我剛剛說的很清楚了,所有衣物全都脫掉,整齊摺好放在桌上。